• 您好,欢迎访问九三学校网!

地质矿产调查(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是否属于工科或者是工程类专业)

来源:网络整理时间:2023-04-13 16:36 564次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地质矿产调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是否属于工科或者是工程类专业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给中职招生通,我们会为你详细的解答你的问题。地质矿产调

今天给各位分享地质矿产调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是否属于工科或者是工程类专业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给中职招生通,我们会为你详细的解答你的问题。

地质矿产调查

1999 年启动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已经实施完成,主要针对中国陆域和管辖海域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等工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为政府履行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管理职能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国土资源大调查总体目标是更新一批基础图件,解决资源环境重大问题;掌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形成一批耕地资源后备基地;全面评价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发现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和战略接续基地,提高资源保证程度;科学评价地质环境,建立一套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发展重大地学理论,攻克一批调查技术难关,使地学科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项下设基础调查计划、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工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资源调查利用技术发展工程、数字国土工程等。

专栏2-1 国土资源大调查完成的主要基础工作量

——区域地质填图480万平方千米,实现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

——重力物探调查240万平方千米,陆域中比例尺区域重力调查程度提高到45%;

——地球化学调查300万平方千米,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化探调查程度提高到58%;

——航空物探调查100万平方千米,陆域中比例尺航空物探调查程度提高到56%;

——各类遥感调查面积300万平方千米以上;

——实施钻探164万米,坑探97786米;

——采集和测试水、岩、土等各类样品超过100万件;

——海洋地质调查各类测线总长超过54万千米;

——各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556万平方千米;

——164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650万平方千米;

——330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摸底调查;

——完成全国18%的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

——100项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涵盖各专业、多类比例尺;

——149种固体矿产(除铀矿外)和7000个大中型及部分小型矿产地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

——国家级成果地质资料(报告)11万种35%的数字化建库;

——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4万米岩心采集及部分资料的数字化建设。

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系统开展了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获得了海量基础调查数据,更新了大批基础图件,大幅提高了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初步建立了地质资料信息网络和社会服务系统;全面评价了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矿种资源潜力,新发现一批矿产地,新增加一批重要矿种资源量,圈定了一批矿产资源富集区,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矿产勘查,极大地提高了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科学地调查评价了全国地下水资源潜力、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远景和重点地区地质环境状况,初步建立了一套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体系;研究了系列重大地质科学问题,创新发展了重大地学理论,攻克了一批地质调查技术、测试分析技术难关,研发了系列地质信息技术。

加快基础地质调查步伐,实现全国 1∶100 万地质填图全覆盖;完成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空白区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实现陆域中比例尺地质调查全覆盖;1∶5 万区调和航磁工作程度分别达到 23% 和 39%。

专栏2-2 国土资源大调查在找矿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

1. 累计新发现矿产地907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产地152处。这些矿产地大都转入后续的勘查和开发,为商业性地质找矿工作降低了风险,提供了大量的勘查后备选区。

2. 重要矿产资源均实现找矿重大进展。一是能源矿产调查评价取得新发现。二是铁、铜、铝、钾盐等国家紧缺矿产实现找矿重大进展。三是铅锌、钨锡、金银等优势矿产开创了找矿新局面。

3. 初步形成藏中铜矿基地、滇西北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东天山有色金属资源基地、罗布泊钾盐资源基地、阿吾拉勒铁资源基地、乌拉根铅锌资源基地、念青唐古拉山有色金属基地、祁漫塔格有色金属基地、大场金资源基地等十大新的资源接替基地。

4. 中国东部部分重点成矿区带开展的“攻深找盲”等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北方老钢铁基地、长江中下游铁铜基地、南岭钨锡资源基地、秦岭铅锌银资源基地、武夷铅锌银资源基地等一批老资源基地进一步得到巩固。

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实施,推进了一批新的国家级战略资源基地的形成,进而有望大幅提高国内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以突出重点矿种、重要成矿区带,实现找矿突破、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瞄准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铁、铜、铝、钾盐、金、铅锌、锰、钨、锡等重要矿种,聚焦全国 16 个重点成矿区带(图2-1),按照“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的原则,突出先行性和战略性。

图2-1 中国16个重要成矿区带分布示意图

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成果。新发现一批大型矿产地,新增一批矿产资源量。北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正在成为新的能源接续基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有望开拓一批新的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紧缺矿产取得重大找矿进展,铅、锌、钨、锡、钼、锑等优势矿产开创了找矿新局面。藏中千万吨级铜矿基地、新疆阿吾拉勒十亿吨级铁矿基地、新疆罗布泊亿吨级钾盐矿基地、青海大场百吨级金矿基地,以及滇西北、东天山、念青唐古拉山、乌拉根、祁漫塔格等一批新的资源基地初显雏形。北方老钢铁基地、长江中下游铁矿基地、南岭钨锡资源基地、秦岭铅锌银资源基地、武夷铅锌银资源基地等老资源基地重焕青春。

累计新发现矿产地 900 余处,其中,大型特大型 152 处;铁锰等黑色金属 70 处,铜铅锌等有色金属 370 多处,金银贵金属 250 处,揭示了中国铁、铜、铅锌、铝、锰、钨、锡、金、银等重要矿产的巨大资源潜力。这些矿产地大都转入后续的勘查和开发,为商业性地质找矿工作降低了风险,提供了大量的勘查后备选区(图 2-2)。

图2-2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新发现重要矿产地分布示意图

矿产勘查

【矿产资源勘查】是指发现、探明矿产的地质工作。主要依靠地质科学理论,以大量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地质资料的整理、研究为基础,使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遥感、钻探和坑探工程、采样测试、加工试验等方法和手段,取得地质矿产资料,发现矿产并探明其储量及其采、选、冶条件,进行矿床经济技术条件评价等工作。

【区域地质调查】是指在以国际公认的标准划分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在充分收集和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采用规定的比例尺进行系统的区域地质填图、找矿和综合研究的工作。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范围,一般按经纬度划分。《矿产资源法》规定,区域地质调查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划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图件按照国家规定验收,提供有关部门使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区域矿产调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寻找和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区域矿产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区域地球物理调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利用物理的原理进行的寻找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利用地球化学性质,采用化学探矿的方法所进行的发现地球化学异常、寻找矿产资源的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航空遥感调查】是指以飞机为主要载体,在空中所进行的地质和矿产的综合性探测和调查工作。航空遥感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对该区域内地下水的分布、形成以及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区域工程地质调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为了解各类工程建筑范围的地质条件,对范围内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提出解决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方案。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评价、分析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掌握地质环境质量变化的规律,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提供基础资料的一项调查研究工作。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海洋地质调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对海洋地形、地质构造、海底岩石、沉积物以及海底矿产等进行综合性调查研究,以获得较全面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的工作提供基础依据的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海洋地质调查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需申请排他性探矿权,但需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领取地质调查证。

【矿产资源普查】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必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发现各种矿产并进行初步评价为目的的地质矿产工作。矿产资源普查一般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国家有具体规定。《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普查工作在完成主要矿种普查任务的同时,应当对工作区内包括共生矿产或者伴生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工业远景作出初步综合评价。

【矿床勘探】是指对经过矿产资源普查阶段工作证实具有工业价值,并拟于近期开采利用的矿床进行勘探,按国家规定的有关规范和标准,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求得各级储量,提交勘探报告等项工作。矿床勘探必须对矿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其储量。

【综合勘查】是指在同一地区对数量上占主要地位的矿产(包括矿物和元素)进行勘查评价的同时,对其他矿产一并进行勘查评价,提供开采和提取利用的地质勘查资料。综合勘查是综合利用的前提。

【特殊矿产勘查】《矿产资源法》中对一些特殊矿产的勘查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要求。这些特殊矿产包括:易损坏的特种非金属矿产,如工业制造用的矿物原料(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等)、压电及光学矿物原料(压电水晶、光学石英、冰洲石等)、工艺美术及宝石类矿产;易燃易爆易溶类矿产;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产等。对这些特殊矿产的勘查,必须采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普查、勘探方法,并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和安全措施。

【综合评价】是指对矿区(床)中主要矿种进行研究和评价的同时,相应查明矿区(床)内的共生矿产或伴生矿产的赋存状态、物质组分等地质条件、分布规律,以及矿产的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条件,为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供储量和必要的地质资料。

【石油天然气滚动勘查开发】是指对复杂断块、岩性或者裂隙性油气藏等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区,经勘查已获得部分探明储量和控制储量,但需要采用勘探、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才能逐步搞清地质情况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地质工作手段。石油天然气滚动勘查开发需要申请滚动勘查开发的采矿许可证。

【边探边采项目】是指针对特定的复杂类型矿床,必须采用边勘探、边开发的方式才能对此矿床进行有效的勘查和开发利用的项目。国家对可以进行边探边采的复杂类型矿床有专门的规定。申请边探边采的探矿权人,应将该勘查区块内已投入的地质勘查工作进行总结,论证所发现的矿床为复杂类型的依据,填写采矿登记申请书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

【试采】是指探矿权人在勘查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矿产期间,需要通过试验性开采这种特殊的地质工作手段方可对此类矿床进行有效的勘查和开发利用的项目。需要试采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试采申请,经过批准后可以试采1年;需要延长试采时间的,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符合国家边探边采规定要求的复杂类型矿床】是指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勘探规范所划定的IV、V类矿床勘探类型的矿床。该类矿床,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复杂,矿床成因类型复杂,对此类矿床进行勘查工作,即使采用较大的工程密度,也只能求得较低级别的矿产储量。不适合于大规模设计开采,也不可能列入国家规划开发的矿床。

地质矿产调查研究简史

早在1869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潍坊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后,指出潍坊断裂是规模较大的断裂(指沂沭断裂带);杨钟健先生1936年对昌乐一带新生代地层及古生物进行了研究,创名“山旺系”;1954年,李四光先生对我国东部主要构造体系进行详细研究后,提出了“沂沭断裂带为强烈断裂带”之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等部门及地质院校都在本地进行过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物化探及专题研究工作。

辖域前人地质调查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以零星地质调查为特征。

第二阶段(1958~1985年)为系统地质调查阶段,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与山东省地矿厅联合组队进行了覆盖全区的1∶20万区调工作。由于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该阶段许多地勘单位尚在本区进行了较多的矿产调查、勘查工作。

第三阶段(1985年以来)为深入调查阶段,山东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开展了第二轮1∶20万区调工作,2000~2005年我院进行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山东地勘局属单位完成了大量的物化探、重砂及矿产普查等工作,许多科研单位进行了专项研究工作。2004~2006年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开展了“1∶5万坊子区、北岩镇幅”区域地质调查,在该地区进行了最新的地质、矿产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程度

(一)基础地质研究

1)1958~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与山东省地矿厅共同组队完成的1∶20万临淄、临朐、潍坊、高密等10幅综合区调地质测量工作包括了辖域全部,首次在辖域建立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系统,并发现多处矿产地,此次调查开创了新中国地质调查之先河,为以后开展辖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2)1965年山东省地质局805队进行了1∶20万高密、日照、赣榆幅区调修编工作,1969年底编写了1∶20万高密、日照、赣榆三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并编制了相应图幅的地质矿产图,1970年出版,涵盖辖域东部。

3)1977~1983年山东省第四地质队先后完成了1∶20万山东省昌潍地区构造体系图和1∶20万山东省胶莱盆地地质图,对本地区的构造体系划分、盆地成因与构造演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4)1990~1997年由山东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后改称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完成了1∶20万临朐、高密等幅区调,其工作范围覆盖了辖域,该轮1∶20万区调工作,采用了新的填图方法,初步建立了岩石谱系单位,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利用构造解析理论,对沂沭断裂带等构造的几何学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为认识构造性质提供了重要借鉴。

5)1986~1998年,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及山东省第一地质队、第四地质队等单位先后完成了相邻地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其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6)2001~2005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含本区在内的1∶25万潍坊市、青岛市幅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工作中充分运用了三大岩类填图方法体系及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遥感技术、计算机制图及一些新的测试技术,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二)矿产调查及综合研究

1)1955年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局提交“山东省坊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提交A1+B+C1+C2级1035.057万t;1973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坊子煤矿编制了“1∶2.5万坊子煤田地质图”;1975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地质勘探大队第一勘探队提交了“山东省坊子煤田南店勘探区详查(最终)地质报告”,提交B+C1+C2级地质储量8012.40万t。属小型矿床。

2)1960年山东省昌潍专员行署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提交“山东省潍坊市于家庄铅矿地质勘探报告”,提交铅金属储量C1+C2级963.20t。属小型矿床。

3)1960年地质部航测局902队完成了山东中部及东部航空物探(磁及放射性)工作报告,涵盖辖域。

4)1962年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曾在辖域进行过以找油为目的调查工作,对新生代地层研究有开拓性进展。

5)1970年山东省地震局地震队完成山东潍坊-临沂地区沂沭断裂带地震地质报告,涵盖辖域。

6)1973年山东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提交了“山东省潍坊坊子软质黏土矿地质勘查总结报告”,提交C+D级地质储量39.98万t。属小型矿床。

7)1980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了“鲁西震旦系寒武系下统五山组地层划分与磷矿远景探讨”的研究工作,对震旦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土门群。并对其含磷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8)1985年山东省第四地质队对望留地区进行矿点检查,估算膨润土储量约35万t。

9)1980~1993年,山东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物化探队等单位进行了全省范围的1∶20万物探、重砂及化探调查,提交了重力、磁测和重砂、化探报告,圈定出了异常区。

10)1988年山东省第四地质队完成了“潍坊市地质系列图及说明书”的编制工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潍坊市有关地质、矿产、旅游、岩石、水文等自然资源状况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貌等应用地质资料。工作区域包含坊子区幅。

11)1988~1989年,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在五图-郑母地区进行了蓝宝石砂矿调查,并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五图-郑母地区蓝宝石砂矿调查报告”,由山东省地矿局鲁地发[1991]406号文批准。在区域内发现蓝宝石砂矿点多处,原生矿点两处。

12)1989~1991年,山东省第七地质队在五图鞠家村地区进行了蓝宝石砂矿详查,并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五图矿区鞠家村矿段蓝宝石砂矿详查地质报告”,由山东省地矿局鲁地审字[1992]90号文批准。在不足5km2范围内共圈出蓝宝石工业矿体5个,共求得刚玉总资源量20469590.080g(其中蓝宝石资源量422961.741g,非宝石级刚玉2046628.339g)。该报告提交的资源储量范围在该次工作区范围内。

13)1990~1991年,山东省第七地质队在五图辛旺地区进行了蓝宝石砂矿详查,并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五图矿区辛旺矿段蓝宝石砂矿详查地质报告”,由山东省地矿局鲁地审字[1992]8号文批准。在1.4km2范围内共圈出蓝宝石砂矿体2个,共求得刚玉总资源量7222823.084g(其中蓝宝石资源量1007818.097g,非宝石级刚玉6215004.987g)。报告提交批准的资源储量范围在该次工作区范围内。

14)1991~1994年,山东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进行了潍坊市农业地质背景调查,论述了该市农业生态环境,工作范围涉及本区。

15)2000年由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针对营丘镇汶河官庄石棉矿做了一普查工作,对该石棉矿区石棉矿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共求得石棉矿物储量14076.30t,属特大型矿床,开发远景较好,目前尚未开发。

16)2005年5月,核工业东北地质局二四八大队在县内明河地区开展了铁矿普查工作,编制了“山东省昌乐县明河矿区铁矿普查报告”。在2010年,由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又在该区相继开展了高精度磁和相应的钻探验证工作,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明河矿区深部及外围铁矿详查报告”,2011年批准新增资源储量59.6万t,其中(332)31.0万t,(333)28.6万t,由鲁国土资字[2011]202号文批准备案。

17)2006年12月,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在五图煤田区开展了五图煤矿深部详查报告,编制了“山东省五图煤田五图煤矿深部详查报告”。提交褐煤二号资源量(332+333)2704.7万t,(332)占总量的27%。

18)2009~2011年由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对县内君求官庄地区进行了金矿普查工作,于2011年编制了“山东省昌乐县君求官庄地区金矿普查报告”,通过本次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在区内发现由沂水汤头断裂控制的蚀变带,大致查明了蚀变带规模、产状;通过物探扫面工作,发现物探视极化率异常带2个;综合分析地质、物探成果,利用槽探、钻探工程对矿脉进行了揭露控制。

19)2009年7月,李洪奎、杨永波、杨锋杰出版了《山东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对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对带内蓝宝石矿床的成矿机理进行了探讨。

尽管前人在昌乐辖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因各自需要不同,工作重点各有侧重,对坊子中生代盆地、昌乐-临朐新生代盆地的成因、新生代火山活动与沂沭断裂带的关系、沂沭断裂带与地震作用之关系、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矿产地质工作调查现状

藏东地区的矿产调查起步较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原西藏地矿局地质一队在研究区开展以铁、煤为主的矿产勘查评价,评价了妥坝煤矿、察雅卡贡煤矿等矿产地。

1966年,原西藏地矿局地质一队发现了玉龙铜矿床,1967年开始进行矿点检查评价,于1972~1976年实施的地质、物化探、钻探工作,证实玉龙铜钼矿床属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评价为超大型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1971年发现莽总斑岩型铜矿床,后评价为中型斑岩型铜钼矿床;1974年发现多霞松多斑岩型铜钼矿床,1976~1979年评价为大型斑岩铜钼矿床;1975年发现马拉松多斑岩铜矿床,1979~1980年评价为大型斑岩型铜矿床;1973年发现扎那尕铜矿床,1981~1983年评价为中型斑岩型铜矿床;1977年发现马牧普斑岩型铜钼金矿点,1988年经初查评价为有金矿找矿潜力的碱性斑岩型铜金矿床(点)。至此,玉龙斑岩铜钼多金属成矿带被确立。1995年开始对玉龙铜矿Ⅱ号矿体进行补勘。到目前为止,评价出超大型矿床1个、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1个,带内还相继发现了其他矿(化)点23处,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有远景的铜多金属基地。同期,原地矿部高原地调大队,成都地矿所等科研单位对藏东地区开展过较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西藏地矿局地质一队评价了塞北弄锡矿及往过筒铜矿。

1997年以来,西藏地矿局地质六队先后在该区进行矿点检查和化探异常的二级、三级查证工作,每年投入上百万元进行基础地质工作和化探异常检查工作,在金、银矿产的找矿勘查评价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如各贡弄斑岩型铜金矿的勘查、丁钦弄铜银多金属矿床点的勘查、赵发涌铅锌矿、干中雄银铅锌多金属矿、滨达一带的铅锌矿化点等。

1999~2003年度开展的地质大调查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各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地质草测、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剖面测制、野外快速分析、槽探、坑探和钻探以及其他地质工作,发现和证实了一批重要的矿床(点),对某些矿床的矿床类型和矿床规模的认识取得较大进展。

2000年开始的地质大调查,发现并证实类乌齐-左贡带的北段存在强烈铅锌银矿化带,存在一个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北起织翁尕,南至干中雄以南,踏勘和初步研究认为,赵发涌、南越拉和干中雄可能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新发现多个矿产地,月穷弄(摘龙)锡矿、织翁尕铅锌矿、干中雄铅锌矿、赵发涌铅锌矿。在拉诺玛铅锌矿带发现大型矿1处,中小型3处,矿化点多处,在拉诺玛矿区存在着3个矿化富集地段,即03线36线、92线-116线、136线以南地段。2004年,在芒康县新发现索打锡铜多金属矿。

在玉龙斑岩铜矿成矿带上,与碱性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的寻找已经取得一定的突破。各贡弄矿床已经圈定了一定规模的金矿(化)体,新发现弄洼优者Cu,Au矿,新发现恒星错Ⅰ号、Ⅱ号两条矿化破碎带。恒星错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面型蚀变分带明显。Cu,Mo,Pb,Zn,W,Co,Ag等异常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Cu,Mo,W在内带,Pb,Zn在外带。认为恒星错斑岩体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具备一定铜资源潜力的斑岩型铜(钼)矿。

江达岛弧带发现并证实了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大型规模,并且新发现的滇达铅锌矿。

川西地区总体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藏东较高,已发现的472处矿产地中的小型矿床、矿点、矿化点仅进行过一般性的踏勘或地表检查工作,部分提交了相应的矿点踏勘检查工作总结。已结束勘查工作的呷村、夏塞等8个大中型矿床,仅呷村银多金属矿床达详查,主矿段达初勘,其余7个为初步勘查。先后提交的大中型矿床地质报告有:《四川省白玉县嘎衣穷银多金属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胜莫隆铅锌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孔马寺汞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详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勘探报告》、《四川省巴塘县措莫隆锡多金属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巴塘县夏塞银铅锌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巴塘县杠日隆铅锌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巴塘县纳交系铅锌矿床普查报告》等。

义敦岛弧带的找矿工作在巴塘砂西银铅锌矿、夏隆银铅锌矿、兴普勒含银锌锡矿、脚根玛锌锡矿、绒衣措西锡矿、热朗泽银铅矿和白玉热隆锡矿一带取得重要进展,地表的物化探工作和地质成果较为吻合。重点解剖了热朗泽银铅矿和白玉热隆锡矿,发现二者具有大型以上矿床规模;基本查明了曲靖铅锌矿、底勒银铅矿、虐颜锡银矿点的规模;新圈定了13个找矿前景较好的Ag,Pb,Zn,Sn,Cu组合异常。

1999~2006年以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藏东地区矿产资源综合找矿预测与评价”;宜昌地质研究所承担了金沙江阿中-戈波一带地物化遥矿产资源综合预测评价研究;西藏地调院地质六队承担了“西藏夏日多-马牧普铜金银矿产资源评价”、“藏东类乌齐-左贡金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远景评价”;四川地调院承担了“四川白玉-得荣义敦岛弧带银锡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藏东波密-八宿-洛隆富锌放射性及贵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江西地调院承担了“西藏东部秀格山-则达地区铜多金属资源评价”;河南地调院承担了“西藏丁青列索卡-泥拉拉卡地区铂镍钴铬资源调查评价”等;西藏地调院承担了“西藏藏东江达火山岛弧带北段铜银多金属矿评价”,重点对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勘查评价;西藏地调院承担了“西藏藏东拉若玛铅锌矿多金属矿评价”项目。以上项目的实施取得大量找矿成果。

地质矿产调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是否属于工科或者是工程类专业、地质矿产调查的信息别忘了在中职招生通进行查找喔。

展开全文

文章标题:地质矿产调查(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是否属于工科或者是工程类专业)

本文地址:http://www.cdjzxye.com/Hnzx/221753.html + 复制链接

相关文章
中职专业课面试教材推荐(中职专业课面试参考书)05-25
湖南有哪些学汽修的学校?可不可以考大学?05-29
普职融通是什么意思的简单介绍05-15
株洲铁路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位置在哪里?乘车路线有哪些?06-28
职高怎么报名(职高怎么报名参加高考有什么区别)05-11
供用电技术专业学什么(供用电技术专业学什么工资高)05-15
岳阳哪些职高有升学班?升学率高不高?06-25
湖南有哪几所成人中专?什么是成人中专?07-05
中职生推荐报考大专专业(中职生推荐报考大专专业是什么)05-22
中考没考上高中有哪些选择(中考没有考上高中该如何做选择)05-11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收缩
快速登记报名
阅读并同意《本站用户协议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