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中县双龙职业中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介绍
来源:网络整理时间:2023-03-11 05:39 1001次
摘要: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是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是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计算机学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是对在社会活动中的如何参与和实施给予方针指导的活动。
计算机应用是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是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是计算机学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是对在社会活动中的如何参与和实施给予方针指导的活动。
计算机应用分为数值计算和非数值应用两大领域。非数值应用又包括数据处理、知识处理 ,例如信息系统、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 、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
发展历程1.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
计算机应用主要是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数值应用,这一阶段使用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数字机和模拟机),硬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系统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软件尚未形成系统,应用程序编制耗费大量人力。主要应用于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2.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
开始向非数值应用方面发展。这一阶段使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除继续用于科学计算外,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工商业事务处理、企业信息管理。60年代后期出现小型机后,硬件逐步形成系列,接口设备和外围设备品种增多,组块式的软件设计使软件的编制趋于工程化,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
3.70年代
计算机应用普及到社会经济更多的领域。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可靠性,它促进了计算机的推广应用。随着微处理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社会公用事业等。家用电器采用微处理机后使计算机应用深入到家庭生活和娱乐之中。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使计算机网络得到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兴起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4.70年代至今
此时软件越来越丰富,出现了数据库系统、可扩充语言、网络软件等。而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其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在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专家系统及家庭娱乐等众多领域中大显身手。 [1]
计算机应用应用领域
计算机应用分析阶段
根据计算机用户对于输入、处理过程和输出特性的需要,对原有系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新系统或改造旧系统的初步建议,即对新系统的目标、功能、成本、效益、人员、进度等作出预测和描述。这一阶段也称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计算机应用设计阶段
首先根据调查确定系统的构成和软件、硬件环境的要求,并提出系统建议书。在进行方案论证并获得通过后转入物理设计,也就是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过程、信息流向、数据结构、显示和打印格式,以及人机对话方式等逐层细化,进行设计。这时,应将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和过程,分析其相互关系和处理顺序,保证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性和适应性。经过仔细的分析和对各种方法的选择,在本阶段结束时提出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写出系统用户手册和操作使用说明书。分析和设计工作均由系统分析员完成。
计算机应用实现阶段
按照系统设计方案实现应用系统,分别完成机器配置安装、现场改造、程序编制、人员培训和数据准备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由程序员和操作员完成。
计算机应用维护阶段
系统从投入运行开始,就进入维护阶段 。维护工作一般包括正确性、完整性和适应性3 个方面。这一工作通过向用户发出修改通知或更新版本来进行。
系统评价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有直接指导意义,需要对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可用性、可靠性、易理解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和系统成本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这些指标的好坏决定系统寿命的长短。
计算机应用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门学科相结合,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过去,人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理论两种途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现在,计算和模拟已成为研究工作的第三条途径。
计算机与有关的实验观测仪器相结合,可对实验数据进行现场记录、整理、加工、分析和绘制图表,显著地提高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工程设计优质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在理论研究方面,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可代替人脑的若干功能并加以强化。古老的数学靠纸和笔运算,现在计算机成了新的工具,数学定理证明之类的繁重脑力劳动,已可能由计算机来完成或部分完成。
计算和模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常使一些学科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空气动力学、气象学、弹性结构力学和应用分析等所面临的“计算障碍”,在有了高速计算机和有关的计算方法之后开始有所突破,并衍生出计算空气动力学、气象数值预报等边缘分支学科。利用计算机进行定量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是如此。例如,在人口普查、社会调查和自然语言研究方面,计算机就是一种很得力的工具。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常常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在产业结构中已出观了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知识产业等新的行业。
计算机应用,具备计算机硬件技术能力、软件技术能力、8位、32位嵌入式微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 c系列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可视化编程技术、linux操作系统、接口技术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测控装置制造企业,
民用电子制造各类企业从事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工作,也可以从事工业测控装置,民用各类智能电器的维修工作。
计算机还是人们的学习工具和生活工具。借助家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网、数据库系统和各种终端设备,人们可以学习各种课程,获取各种情报和知识,处理各种生活事务(如订票、购物、存取款等),甚至可以居家办公。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与计算机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技术现象而且是一种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现象。
计算机应用发展问题
“十.五”期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信息化试点经验将进一步推广,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将建成若干信息化示范省市、地区、城市社区及乡镇,2010年全国各地区、中小城市信息化将会快速发展。社会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公共领域信息化步伐加快。文教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治安,公共交通,供水供暖供电系统,社区服务等公共领域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金字系列重点应用工程与数字奥运会胜利完成,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信息技术进入家庭,推进家庭信息化的发展。智能建筑、小区逐步推广,电话、手机、信息家电、家用电脑进一步普及,使信息技术大量进入家庭及个人生活,推动了家庭信息化的发展。全国家庭电脑普及率2005年将达8-10%,城市家庭电脑普及率达20-30%,2010全国家庭电脑普及率将达15-20%,城市家庭电脑普及率达40-50%,信息家电数字化、智能化、家庭影院、居家办公将逐步普及,家庭信息化的发展将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
计算机应用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计算机应用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visual basic语言、专业英语、计算机平面与动画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局域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计算机应用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统各单位、交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部门、各类计算机专业化公司、广告设计制作公司、汽车营销技术服务等从事it行业工作。
文章标题:四川省资中县双龙职业中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介绍
- 相关文章
- 2020年绵阳中职学校名单及专业名单(含中专职高技校共33所)01-09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原四川省卫生学校)2019年招生简章11-13
-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校2019年招生简章02-15
- 2020年广安中职学校名单及专业名单(含中专职高技校共计23所)01-10
- 2019年内江中职学校名单及专业名单(含中专职高技校共计23所)07-26
- 2019年泸州中职学校名单及专业名单(含中职职高及技校共计20所)07-26
- 成都市职业学校排名——中专排名07-09
- 四川大学附设华西卫生学校(成都华西卫校)2018年招生简章11-09
- 2019年成都中职学校名单及专业名单(含中专及职高学校共计84所)07-26
- 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2018年招生简章11-09